用好用活思政教育资源 助力时代新人培养

发布者:yuanjia发布时间:2024-03-17浏览次数:38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品牌金课,扎实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深入挖掘校史文化育人资源,全面激活实践育人潜能,用好用活各类思政教育资源,助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

打造品牌思政“金课”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哪些国际合作”“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堂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校长魏辅文院士,正在给同学们讲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2600多名2022级本科生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参与听课。

与魏辅文院士一同登上讲台的,还有江西省劳动模范、铜鼓县永宁镇八亩村党支部书记周庆绪,他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生动具体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黄路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按照“从个体到一般、从形而下到形而上、从形象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要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2020年下半年,学校率先在全省高校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2022年,这门课更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主课堂由“1位校领导+1位外聘专家主讲,线上分课堂在固定教室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安排思政课专任教师辅讲。课程实践环节由团队成员、相关专业教师、基地人员共同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含校内团队、校外专家、实践指导教师在内,直接参与首轮课程教学工作的人员就达80余人。

知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一线实践典型,一个个实例、一段段感悟、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大道理,变得可感可知、通俗易懂!听完课的学生纷纷表示收获很大:“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对我们的国家更多了一份热爱。”



推动红色基因传承

日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公布2023年江西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名单,江西农业大学成功入选。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构建红色矩阵,丰富创新红色育人载体,用红色文化为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铸魂。

在清明时期,组织师生前往方志敏烈士纪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是学校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传统,一批批江农青年学子在庄严的方志敏烈士雕塑前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场馆,围绕学生推出“一线课堂”微党课、微团课,在校园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链接。学校着力建设的红色教育“一线课堂”,成为以红色文化育人化人的重要途径。

线上“云游”与实地走访结合、社会实践与红色教育融合,寻访红色景点、重温革命历史、感悟社会变化、奉献青春力量,参与“红色走读”活动成为了江农学子的自觉实践。仅2023年暑假,全校就组建了55红色走读团队,1000余名师生奔赴井冈山、瑞金、于都等红色圣地开展实地走读活动,近2万名学生参与了线上走读,他们在走读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年使命。

选择一首好歌,组织一支队伍,讲好一堂党课,领悟一种精神,唱出一种信仰,凝聚一股力量,学校开展的歌咏党课是学校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的又一特色活动。各个基层党委通过别开生面的党课讲解,激昂向上的红歌展演,落地落实的民生实事,让师生们在沉浸式”“体验式中激发情感共鸣,接受精神洗礼。



挖掘校史文化育人资源

作为一所有着110多年历史的高校,江西农业大学的主要脉络来源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和江西农学院。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理想、守信念,不怕苦、敢闯试,爱劳动、勤耕读,向社会、为人民共大精神,如今已成为一代代农大人不变的底色。

如何更好传承弘扬共大精神、用好用活共大精神,也是全体农大人不断探索的课题。‘共大精神’永不过时,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是江西农大人科教兴国、强农兴农的强大精神动力。校党委书记黄路生如是说道。

大礼堂、老办公楼、1号大门等一批共大时期的老建筑,时下正成为师生们赏春打卡的热门地点。近年来,学校秉持保护利用、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一批共大时期的历史遗迹进行了修葺修复。这些建筑,不仅是学校发展历程的证明,也是共大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大礼堂播放师生原创的校史微电影《芳菲》,是学校校庆活动的固定“节目”。影片以共大校史为素材,用镜头语言充分阐释“共大精神”。这部分微电影不仅是深受师生喜爱的作品,而且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第六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中,曾经荣获了一等奖。

如何将共大精神融入大学生课堂教学,也是学校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为此,学校注重将共大校史融入思政课程,积极在思政课堂阐释、宣讲共大精神;同时,传承和发扬共大“半工半读”的经验和特色,开设“耕读劳动教育”课程,组织编写“大学生劳动及耕读教育”“中华农业文明英语读本”等教材,开展插秧比赛、插画技能大赛等劳动实践,将共大精神作为思政素材融入课程教学。



激活实践育人潜能

学校荣获“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1名教师获评优秀个人(全省10人),1支志愿服务队获评2023年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1个项目获评优秀品牌项目(全省3项),获奖总数位列全省高校榜首……在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通报表扬的202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个人和项目名单中,江西农业大学荣获多个荣誉,这也是学校第30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据了解,在2023年暑假,江西农业大学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等9个方面共立项组建了84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营队、14共大文化遗址调研专项活动营队、12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科技小院专项活动营队,共计110支队伍开展相关活动,3000余名师生赴省内外86个县区124个乡镇!

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已经成为师生们的共识。

“油茶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一般的低温雨雪对油茶生产有利无害,但极端低温和春季低温冻雨,会造成油茶幼果冻坏脱落,树势变弱。”倒春寒时节,袁州油茶科技小院,在生产一线面对面指导农户们采取预防措施。学校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依托成立的61个科技小院,组织一大批江西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在田间地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一批批青年学子在农田里从生手能手,在自找苦吃中增强本领,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供稿:袁甲     审核:贺一松